丹麦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,用精密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类似物,已达中试规模,融资12.9万欧元
声明:因水平有限,错误不可避免,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,欢迎留言指出。本文仅作合成生物学相关介绍;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synbio深波,专注合成生物学
甜菜素、番茄红素和胭脂红是目前常用的几种食用天然色素,但其在 pH 和温度稳定性和溶解度方面有不同的限制,并不能完全满足目前食品工业的需求。
丹麦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Chromologics近日宣布,推出一种精密发酵天然红色食用色素Natu.Red®,这种色素可在PH2-11,温度0°-135°C的范围内正常使用。并且成功结束延长的种子轮融资,使得种子轮融资达到12.9万欧元。投资者包括风头公司Thia Ventures和丹麦配料巨头Döhler的投资部门Doehler Ventures,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产品商业化。
关于Natu.Red®
Natu.Red®的核心成分Talarene是联合创始人Gerit Tolborg在在丹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发现的。
根据其专利,这是一种从丝状真菌Talaromyces atroroseus中分离出来的色素混合物,主要成分名为astrorosin的新型氮杂非酮色素亚群。astrorosin具有与橙色红曲色素PP-O相似的氮杂亲酮支架,在C-1处具有羧酸基团,但独特之处在于将氨基酸掺入异色烯系统中。
资料显示,大约99.5%的astrorosin成品以顺式形式存在[1],Chromologics的发酵方法几乎不会导致反式astrorosin的形成,并且降低了生产的成本。
astrorosin母结构
而根据取代基的不同,Gerit Tolborg的研究一共发现了18种不同的astrorosin。
研究中采用的Talaromyces atroroseus可以分泌大量属于红曲色素的有色化合物,而不会产生霉菌毒素。
成功中试并开启监管批准计划
目前,Chromologics的色素产品Natu.Red®已经成功达到中试规模,首批几百公斤成品生产成功,并建立了强大的潜在客户网络。目前其正在欧洲和美国将Natu.Red®注册为一种新型可食用色素,已递交监管审批,但Chromologics更希望首先在欧洲推出。
Chromologics将目标瞄准了乳制品和糖果市场,但其表示,由于肉类行业也在寻求减少加工肉类应用中的硝酸盐,Natu.Red颜色可以提供更健康的颜色替代品,而不会影响性能。
资料来源:
[1] Atrorosins: a new subgroup of Monascus pigments from Talaromyces atroroseus
[2] https://www.chromologics.com/
合成生物学公司/专家/课题组
s y n b i o 深 波 专 注 合 成 生 物 学 领 域
*PR | 品牌推广 | 会议会展 | 行业咨询 | 专访*
深波建立多个合成生物学微信群,欢迎加群
加好友,务必备注:姓名+公司+职务